上海思博职业技术学院
Huawei

教育问题在改革发展中求解
新闻来源:上海教育新闻网-《东方教育时报》    点击数:3286    更新时间:2012-10-8 8:53:05    收藏此页


  ■上海不是教委抓教育,而是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全社会抓大教育。


  ■广集众智,广纳群言。坚持走群众路线,使得上海《规划纲要》的制定和实施有了一个良好的群众基础和思想共识。


  ■改革必然要突破现有的制度,而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给了上海教育一个很大的发展空间,就看我们到底愿意不愿意解放思想。



    党的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即将召开,上海教育界正以高度的热情改革创新。如何评价上海教育近年来所取得的成就?我们从既往的工作中获得了哪些宝贵经验?上海教育应当遵循怎样的目标路径进一步科学发展?围绕这些问题,日前,上海市教卫党委书记、市教委主任薛明扬(上图)接受了《东方教育时报》记者的采访。


   “上海教育有了一个快速发展。”当记者请薛明扬回顾十七大胜利召开之后上海教育的整体发展状况时,他给出了肯定的回答。


    薛明扬阐释说,回顾这5年的工作,最大的体会首先就是抓住了一个非常好的发展时机。党中央国务院提出,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要高度重视教育,并在2008年着手制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上海成为国家规定的试点地方纲要的9个省市之一。上海在《规划纲要》的制定中始终坚持8个字:广集众智,广纳群言。可以说一开始就坚持走群众路线,使得上海《规划纲要》的制定和实施有了一个良好的群众基础和思想共识。


    其次是强有力的组织保障。上海《规划纲要》的制定是由市长韩正亲自挂帅的,市委副书记殷一璀和副市长沈晓明直接领导上海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在机制上,这个领导小组把例会和议决事项作为制度,几乎每个月要开一两次会,相关的委办局都参与进来。这说明上海不只是教委抓教育,而是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全社会抓大教育。


    第三,改革有好的抓手。


    第一个抓手是上海《规划纲要》确定了教育综合改革10个重点实验项目和10个重点发展项目。重点实验项目花钱不多,主要着眼于制度上的突破;重点发展项目着眼于需要花费大力气去抓的内容,也就是抓住上海教育发展的关键问题。如今我们高度关注的学生健康促进问题,就是作为一个大的工程来抓的。第二个抓手是上海承担的27项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这27个项目中,有一些项目推进得很顺利,有的已经初显成效。例如绿色指标的推出,明确了基础教育发展的导向不是学生的分数,提倡不再以学生的升学率和分数作为评价学校的标准;再比如住院医师的规范化培训和临床医学专业硕士学位的结合,现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第一批学员已经出炉,项目的实施已经走上了良性循环,对我们国家的医学教育和住院医师培训制度的探索走出了创新的一步。第三个抓手是教育部批准上海作为部市共建国家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因为改革必然要突破现有的制度,而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给了上海教育一个很大的发展空间,就看我们到底愿意不愿意解放思想。上海向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开放中职、有限开放高职等,都是利用了良好的政策机遇的结果。


   “我这个教委主任是不抓学习成绩的,”在谈到基础教育领域时,薛明扬笑言,“因为成绩自然会有局长抓,校长抓,教师抓,甚至家长也在抓。作为教委主任,我关注的是学生是否得到了全面发展。”薛明扬告诉记者,他唯一的社会兼职是上海市大学生体育协会主席。“因为这是一个态度、一个导向。”


    薛明扬认为,在几代人的努力下,上海基础教育始终处于国内领先水平。这是众所公认的。从总结经验的角度来看,首先在于政府重视基础教育,重视义务教育阶段的均衡发展;其次是上海有重视教育的传统,有一批优秀的教师;第三,上海的教育科研做得好。上海很多教师重视教学研究,很多学校重视精细化管理,而不是通过题海战术、重复劳动来提高学习成绩。下一步,基础教育要朝着“高位均衡”的目标发展,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谈到职业教育时,薛明扬说,研究了上海职业教育的特点后,我们感到,职业教育要和城市的产业结构紧密结合,上海这座城市需要高层次的劳动者。以前职业教育是“断头路”,读完中职无法再升学,这在上海是不符合实际需求的。因此我们为职业教育搭建了“直通车”和“立交桥”,让中高职可以贯通。职业教育必须培养动手能力很强的人才,因此我们提倡,职业学校打造“双师型”师资队伍,让教师去企业获取实践经验,从企业聘请有实践经验的教师来教学。这些举措使得上海的职业教育亮点纷呈。


    前些年的扩招使得上海高校的在校生人数从不足20万扩大到了62万,高等教育从精英化跨入大众化,并进一步达到了普及化;但数量扩张的同时,质量没有得到同步提升,这也是如今社会对高等教育办学质量多有诟病的原因。薛明扬告诉记者,相关部门已经采取了一系列办法促进高等教育的内涵发展,如“分类指导,分类管理,分类评估”,要求不同层次不同领域的高校办出特色,办一流学科。“扶需,扶特,扶强”,要求高等教育发展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薛明扬举例说,我们还将兴办两所大学,一所是定位为中外合作办学的上海纽约大学,一所是上海市人民政府建成之后委托中科院管理的上海科技大学。两所学校明年分别开始招收本科生和研究生。这两所大学的兴办,既是强强联合,又是体制机制的创新,还将会形成一种“鲶鱼效应”,对历史悠久的高校将形成一个冲击,促进上海高校新一轮的发展。


   “上海电视大学挂牌成为上海开放大学是一个创新,”在谈及终身教育领域时,薛明扬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终身教育’的提法改成了‘终身学习’,用词变化的背后,体现的是理念的转变:从重在提供学习机会,到重在提升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因此,上海开设开放大学最主要目的就是改变学习方式,使得整个城市拥有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氛围。终身学习可以改变人的思考方式,提升整个城市的文明程度,意义是非常重大的。


    发展教育,关键在教师。薛明扬告诉记者,教师教育必须得到重视。中小学教师的进修要“制度强制,选择多样”,为他们提供套餐式的、可选择的学习内容。高校教师的专业提升可以走三条道路:出国学习,国内进修和去企业学习。但无论哪条路,都必须是“自带干粮学手艺”,学习之后要见实际成果,例如要开出相关课程。


    在提及上海教育所面临的问题时,薛明扬说,当前民众对教育不满意的地方一是课业负担过重,二是择校问题,三是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不高。另外,接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在沪就读后,所造成的教育资源紧张也成为当下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形成大多是有历史原因的,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依靠改革,依靠发展,在改革发展中求解。“上海教育要在改革发展中,为上海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更大贡献。”薛明扬最后说。


相关链接:http://www.shedunews.com/web/Disp_49495.html


 

总页数:1  第 1 页 

上一篇:鲁昕:教育部已启动现代职教体系国家专项规划编制工作
下一篇:建工学院“养心育人”学堂从规范教育开始
【刷新页面】【加入收藏】【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 2010-2012 | 沪ICP备050338 沪ICP备050338上海思博职业技术学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