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思博职业技术学院
Huawei

刘素英荣获“上海市高校优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称号感言
新闻来源:新闻中心    点击数:3567    更新时间:2008-3-10 10:39:15    收藏此页

我校德育中心副教授刘素英于225日被上海市科教党委、市教委授予“2006-2007年度上海市高校优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称号。日前,刘素英向校新闻中心写来了获得此荣誉称号的感言。现将全文刊载如下,以飨全校师生。


 


“教学相长,我在教学中逐渐成熟”


——获得“上海市高校优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称号的感言


 


德育中心  刘素英


 


说起来我是一名思想政治课的“老教师”了,在与思博结缘前,我在思政课的讲台上已经工作了十多个年头。2005年从华东师范大学硕士毕业后,我被这个年轻的学校所吸引,成为思博教师中的一员,但是我很快发现自己遇到了许多新问题。从最初的适应和调整,到今天做出一点成绩,其中的点点滴滴如在眼前。


思想政治理论课最重要,然而也最难讲,这是有识之士的共识。21世纪的大学生处于新旧体制转换过程中,在多元文化背景下,面临着更加复杂的社会现实和多重价值观念的碰撞。思博学院的学生大多来自上海,自幼在大城市长大的他们见多识广,一味地用老生常谈去灌输,学生不会感兴趣。


记得初到思博,尽管自以为已经提前对学生进行了调查了解,调整了授课方式,但是课堂效果并不理想。我认真反思我的教学方式,回顾并问自己“问题出在哪里?怎样讲授更有效?哪些方式无效?”每次备课,我都要问自己:“这样讲能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吗?”“怎样讲能让学生信服?”


为了让思想政治课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课程,提高学生们的“抬头率”和“信课率”,我运用各种方式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和吸引力,用大量直观、感性的图片、音乐以及视频给学生以深刻印象,用大学生喜欢的语言方式讲述法律以及道德变迁,刷新学生们对思政课教师严肃刻板的既有印象,增添了亲和力。课堂上的每一句话和每一个案例都经过精心设计,把抽象的理论观点变成浅显但不浅薄的故事,让学生水到渠成地领悟到故事背后深刻的哲理,力争做到“浅入深出”。一个个生动的故事,加上适当的点评,使学生对人生产生进一步思考。


学生是可爱的,与学生相处是愉快的。感谢学生的信任,课余经常有同学来找我咨询,诸如家里收到了法院的传票该怎么办,能不能置之不理?母亲的单位不跟她续签合同怎么办?跟物业发生纠纷了,物业的做法合法吗?老师看看这份合同有没有问题?还有的同学请我帮忙拟订合同,等等。我尽我所能答疑解惑,乐在其中。


教学相长,我在教学中逐渐成熟,但是不足之处良多。为了提高自身的学术水平,更好的承担起教书育人的重任,在繁重的工作之余,我考取了博士研究生,希望通过深造,更新知识结构,与学科前沿保持密切的接触,将自己所学运用到课堂,使我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我一向信奉只问耕耘,不问收获,出乎意料的获得荣誉,让我的心情格外复杂,有兴奋,有感激,更有沉重的压力。我深知自己离“上海市高校优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荣誉称号还有很大的差距。这次获奖,有运气,有我个人的努力。回首评选过程,从书面材料、科研论文、教学录像、到现场被十几个专家“发难”,当场回答他们提出的教学及科研方面的种种尖锐问题,层层PK、层层淘汰,只有我一个民办高校教师最终入选。但是,获奖更是一次集体的荣誉。如果没有思博学院这个平台,没有德育中心全体老师的支持和帮助,就不会有今天这份荣誉。因此,我借这个机会向学院、向德育中心全体同仁表示衷心的感谢!感谢学院给我一方舞台,多方支持,感谢同事们给我包容、给我鼓励、给我帮助,让我得以攻读学业,顺利完成工作,还意外地获得这么多的荣誉。其实同事们同样在努力、在尽职尽责地工作,只不过这次机会给了我,谢谢你们!


“相信人人有才,帮助人人成才。”在教育这片我热爱的沃土上,我会一如既往地耕耘。


我也想说一句话跟大家共勉:努力就有回报,机会青睐有准备的头脑,对有准备的人来说,机会只是时间问题。



刘素英(右一)老师在获奖台上

总页数:1  第 1 页 

上一篇:姚大伟主编全国单证考试指定教材(08版)出版发行
下一篇:我校举行“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表彰大会
【刷新页面】【加入收藏】【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 2010-2012 | 沪ICP备050338 沪ICP备050338上海思博职业技术学院 版权所有